溫州80后創一代和他百人團隊的創業夢
摘要:復興實體經濟不是靠簡單信息對接就能實現,線下真正的痛點是廠家和客戶無法進行高效率的一對一匹配——早在2012年就察覺實體經濟發展難點的周良利,在兩年后發起成立了找鞋網,在線上將大家手中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匯集到線下去撮合。
復興實體經濟不是靠簡單信息對接就能實現,線下真正的痛點是廠家和客戶無法進行高效率的一對一匹配——早在2012年就察覺實體經濟發展難點的周良利,在兩年后發起成立了找鞋網,在線上將大家手中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匯集到線下去撮合。他堅信,實業只要插上互聯網翅膀一定能走出困境,再次騰飛。 抱著不離老行業態度與時俱進 2012年,一個移動端全面興起的年份,帶來了移動互聯網技術革新和新思潮的涌進。彼時的溫州,還在移動互聯網的懵懂期,所有的線下實體經濟卻已悄悄走在危機邊緣。在鞋行業耕耘了15年的周良利那時還做著線下鞋革的咨詢與培訓,但他很快就覺察到線下實體經濟面臨著嚴重的危機,洞察到復興線下實體經濟并不是靠簡單信息對接就能實現,線下真正的痛點是廠家和客戶無法進行高效率的一對一匹配。 2014年12月,周良利毅然離開咨詢與培訓行業,成立鞋行業第一個微信社群——中國鞋業資源大聯盟。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后,2015年4月8日,他在鹿城工業區設立了全國盟友接待中心,隨之,溫州找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2015年6月30日正式成立,并取名為找鞋網,定位為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球鞋產業鏈B2B交易平臺。周良利決定利用互聯網來延伸自己找鞋網品牌的力量。 傳統模式完美結合互聯網思維 如今,周良利打造的中國鞋業資源大聯盟微信社群,已從最初的500人發展到現在的12000人,從最初的線下交易轉移到線上交易,將大家手中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匯集到線下去撮合。 線下存在交易痛點、大環境提倡互聯網+、社會發展對信息傳播工具的需求,考慮這三方面因素,周良利才想出以O2O的創新方式來帶動B2B,利用互聯網渠道,解決線下廠家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透明,打造一個一站式服務的誠信交易平臺,復興全球鞋產業鏈線下實體經濟。 “傳統行業走互聯網最大的難度在于人們的習慣很難改變。”周良利表示,這也是為什么要線下線上一起結合的原因。為廠家和客戶提供線下體驗,然后在線上完成交易,以這樣一種互相配合、循序漸進的方式去慢慢改變只在線下做交易的傳統方式。因為找鞋網的存在,整個鞋業變成一個生態鏈,所有在找鞋網的廠商都成為贏家。 找鞋網平臺還會為交易廠商打信用評分。當未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往線上轉移時,這個信用評分就起到作用了,客戶和廠家可以借此體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和好處。為了早日實現全球鞋產業鏈B2B,周良利和創始股東鄭國超甚至貼錢去為客戶和廠家提供一站式服務。周良利提倡“先成就他人,再成就自己”的理念,他覺得最重要的是信譽與口碑,只有把信譽口碑做上去了,得到廠商的口碑相傳,這才是最實在的成功。 在找鞋網,信息被快速撮合,信譽被切實認可,采購成本被大幅降低,散戶被高度集中,一切都有了規?;a,一切效率都大幅提高。 實業插上互聯網翅膀就會騰飛 為了能夠滿足客戶最真實有效的體驗,找鞋網在溫州和廣州設立了產品組合中心,而在未來幾個月,全國每個省都會設立數百平方米的樣品體驗點。找鞋網能夠快速把客戶需要的鞋樣品類用互聯網技術進行一對一匹配,這樣既滿足了客商的個性化需求,又保證了品類的齊全。這種一站式服務讓商家免去很多營銷費用和招待費用,也讓客戶省去來回奔波的勞累和旅途費用。 周良利心中的互聯網是“鞋產業鏈+互聯網”,互聯網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助跑器、一雙翅膀。他的主體是鞋,載體才是互聯網,二者乃相輔相成的關系,猶如中國鞋業資源大聯盟與找鞋網的關系。 決定一切的不是互聯網,能夠決定一切的還是線下的生產。而腳踏實地的那份干勁,才是成功途中不變的硬性要素。青青
|